藉由縮時記錄下熱愛的生態,從生物老師轉變成為自給自足的農場主人—鄭幸昇



鄭幸昇先生,曾在新北市某間私立中學擔任生物老師職位長達27年,隨著台灣環境保護意識抬頭,感受到生態環境所受到的影響日益嚴重。因此決定於2007年進入環境教育研究所進修,也因為自己在研究所中研讀進修後想法的轉變,教學型態也隨之轉變。希望學生可以跳脫教科書封閉的學習方式,不再只是按表操課,照著教科書上寫的東西來獲得新知識,取而代之的是希望學生們可以透過自己動手做,更深刻體會到環境保育的重要性。

 

鄭先生決定提前退休後,移居至台東鹿野鄉,期許自己可以真正實踐到在環境教育研究所中所習得的觀念,過著低碳減塑少污染的生活。並且靠著經營「一生真鄰舍」包含一棟農舍和四分半的農地,參差種植多種果樹,包括芭樂、芭蕉、芒果和柑橘屬等,就像是自己歸園田居學習農耕的實驗農場。在這土地上學習如何以自然農法照顧果樹的同時,也延續自己在學校後幾年推動的食農教育。因此除了將自家的水果分享給朋友之外,並提供朋友短暫嘗試體驗農務生活或生態體認。至於「真鄰舍」的概念則是來自於聖經中探討誰是真鄰舍的故事,「你要愛鄰人,像愛自己一樣」,期許自己可以當他人的真鄰舍,為受難的人帶來一些幫助。

 

會接觸到Brinno縮時攝影相機大概是在2013左右,觀察是學習生物課程不可或缺的一環,而動植物的生長與變化有時發生於一瞬間,有時可能要幾個小時、幾天甚至於幾個月才看得出變化。為了和學生分享觀察生態的趣味,將生物的長時間變化濃縮成幾分鐘的影片,因此才會開始使用縮時攝影機。購買的契機是為了想要觀察文蛤殼開閉與伸出虹管的過程。當時最一開始買的是TLC200,但猶豫觀察文蛤需要非常近距離的拍攝。之後發現TLC200Pro可以手動調整焦距到1公分,這款新機種就成了他的最愛。

 


Brinno最大的優勢在於拍攝時間夠長,非常適合用來記錄植物的生長歷程。因為在學校推行食農教育,開闢一畝地種植各種植物後,我想記錄的對象太多了,五年前陸續買了六部TLC200Pro,加上3TLC200,確實記錄不少生態影片。」


在關於拍攝技巧時由於生態攝影主要是在戶外長時間觀測,隨著日照角度不同、亮度也會跟著有相應的變化,所以建議要開啟HDR且調整鏡頭方向,以避免太陽直接照射。

其次動植物生長與變化有時發生在一瞬間,所以初期鄭先生都會使用較小的拍攝間隔,並需要重複調節對焦找出清晰對焦的區間。拍攝完檢視縮時影片結果後,再調整成適當的影片速度。

 

造訪鄭先生的YouTube頻道觀看更多縮時影片以及生態紀錄影片。